高水平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
- 来源:河南日报
- 2024/2/17 10:45:3910191
河南城市发展亟待破解三个问题
近年来,河南将“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”纳入“十大战略”之一高位推进,以郑州都市圈建设为引领全面优化城镇体系,纵深推进县域经济“三项改革”,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快速攀升,城市要素集聚、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,努力走出了一条生态、融合、适度、集约、高效的城市发展道路。同时,也面临三方面现实挑战。
从发展基础看,河南省城镇化率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城镇化率不够高是河南省的一个突出特点,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“木桶最短板”。2022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达到57.07%,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8.13个百分点,在全国31个省(区、市)中排名第25位,在中部六省中居于末位。如果长期绕不出这个圈、越不过这道坎、破不了这道题,河南省就难以争先进位、振兴崛起。
从驱动力量看,大中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。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规模体量仍然偏小,在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仅高于西安,经济首位度、国际化水平等关键指标不够强,副中心城市洛阳、南阳仍在培育壮大中,区域引领带动能力有待提升。市域经济差异较大,高地不高、洼地仍存。头部不强、腰杆不硬、底盘不稳,给河南省总量跨越和转型升级带来不利影响。
从体系能力看,城市系统治理仍应持续发力。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,必须要有匹配的公共服务、高效的公共治理。从近年来城市灾害事故看,部分城市全周期管理理念不够牢固,基础设施建设管理、应急救援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漏洞,多头规划、多头审批、盲目施工、建而未用等问题仍然存在,风险治理体系仍有“欠账”“空白”。
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
聚焦接续发展,加强国土空间科学规划实施。要有长远眼光,以前瞻30年的大视野、大格局,高起点、高标准抓规划、定战略,提升站位、拉高标杆。建立与常住人口挂钩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,因地制宜构建多层次城乡生活圈,引导居住、就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。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政策衔接,统筹城市更新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协调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。
聚焦能级提升,加快中心城市提质升级。坚持规模质量双提升,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作用,强化枢纽开放、科技创新、教育文化、金融服务等功能,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、先进制造业高地、开放高地、人才高地。推动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,增强洛阳、南阳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,深化区域协调联动发展,强化区域发展多极支撑,提升中原城市的气派、格局、境界、品位。
聚焦产业支撑,推动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。要把城市发展建立在多元合理的产业支撑之上,紧密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、区位条件,明确城市功能和产业定位,因地制宜、科学落地,培育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,实现区域产业链—人才链—空间链融合协调发展。
聚焦本质安全,深化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。加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,推动城市运行“一网统管”,以数字化、智能化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,提升城市管理执法质量,让城市管理切实体现城市居民利益、反映城市居民愿望、增进城市居民福祉。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统筹发展与安全,加强城市各类风险综合治理,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。
以城市更新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位
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,让城市更优美。人心往之,城必兴焉。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,扎实有序实施城市更新,使城市更健康、更安全、更宜居,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。要突出特色、注重品位,积极引导各地根据各自历史文化、风土人情、城市风貌和生活习惯建设城市,避免千城一面、千街一面、城城雷同,逐步形成高品位的城市特色。
做实做细城市体检,让城市更健康。城市体检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,而是整体性、系统性、管长远工程。要顺应城市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质的新要求,优化完善政策体系,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、停车难、管网老化等突出问题,走出一条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、巩固提升的螺旋式上升路径。要保障城市运行安全,提升城市韧性,切实做到“防未病、治已病”。
统筹历史文化传承保护,让城市更厚重。万物有所生,而独知守其根。河南省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、名镇名村19个、传统村落274个,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5座、名镇名村78个、传统村落758个,历史文化厚重深沉。要统筹好保护与发展、保护与民生、保护与利用、单体保护与整体保护的关系,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文化街区、历史建筑、传统村落整体保护,延续城市历史文脉。要促进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,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,彰显城市精神,实现永续传承。